智能水表,真的能救命!
智能水表,真的能救命!
智能水表,真的能救命!在网上挂号(hào)时,你有没有这样的(de)经历?医院放号时,准时点进挂号系统,却发现想挂的专家号已经“秒空”,这些专家号究竟去哪了?
近日,江苏南京警方侦破了一起案件,发现有(yǒu)一些(yīxiē)挂号的患者,不仅身份证是错的,甚至还有名叫“561”“789”的挂号人(rén)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同一(tóngyī)账号一年支付高达几百次
挂号患者名叫(míngjiào)“561”“789”
今年一月,南京秦淮警方接到辖区内医院(yīyuàn)报案称,他们医院网上挂号系统中的专家门诊号源遭到恶意抢(qiǎng)号。警方随即(suíjí)前往医院进行走访调查。
医院工作人员介绍,现在医院实行网上预约,可(kě)以提前15天预约挂号,剩下的号源当天可在现场(xiànchǎng)挂号。而抢手的专家(zhuānjiā)号,基本都在网上被(bèi)约完。民警通过走访了解,这些专家号却几乎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到。
警方调取了医院近一年的(de)(de)热门专家相关挂号记录,包括其中的实际付款人、就诊人等信息,经过梳理和研判,发现了其中的异常。在一年约4万余条的挂号记录中,有些微信(wēixìn)和支付宝(zhīfùbǎo)异常账号,出现近百余次支付记录,甚至(shènzhì)同一个支付宝或微信账号,支付次数高达几百次。有些挂号患者(huànzhě)的身份证都是错的,名字有叫“561”“789”的情况。
抢号软件挂号仅(jǐn)需0.02秒
1分钟可挂3000多号(duōhào)
警方在挂号记录中发现(fāxiàn),有同一个IP地址在短时间内使用不同身份证号高频(gāopín)挂号,并且(bìngqiě)出现多个就诊卡绑定同一支付账户的(de)情况,个别账号的一年支付记录高达5000多条,远超正常患者的就医频次。通过这些异常数据,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名叫曹某的嫌疑人。
警方(jǐngfāng)调查发现,曹某是一名软件工程师,他制作的一款抢号软件,突破了医院挂号系统(xìtǒng)的防线,能够在放号瞬间快速抢号。
民警经过(jīngguò)实测对比发现,正常患者网上挂号,从登录系统到成功付款,流程至少需要1分钟的时间,而犯罪团伙利用(lìyòng)抢号软件(ruǎnjiàn)仅需0.02秒,平均一分钟可以挂3000多个号。当普通患者还没打出第一个字,犯罪团伙已经(yǐjīng)完成了一次挂号。
警方介绍,犯罪团伙主要通过非法接入医院服务器(fúwùqì)接口,以(yǐ)解密发包的形式抢占挂(guà)号(guàhào)资源,简化挂号流程,跳过验证环节,直接向服务器发起挂号请求,所以(suǒyǐ)能很快拿到专家号挂号资格。他们还会把需要挂的专家及患者信息提前导入他们的系统内,当系统开始放号时,通过软件直接抢占专家号。
虚拟号抢专家号再定向倒卖(dǎomài)
随着警方调查的(de)深入,另一个团伙的技术人员倪某也进入警方视线,他所在的团伙采取了另一种抢号(hào)手段。
犯罪团伙在网上(shàng)买了几百个虚拟(xūnǐ)手机号,提前(tíqián)填好虚假患者信息,在医院放号时,使用这些账号通过软件模拟高频点击操作,先占上挂号资源,有真实患者需要挂号时,再进行替换。
相较于使用大量实体手机和号码,犯罪团伙(fànzuìtuánhuǒ)利用虚拟号抢号节省成本,之后再定向倒卖这些专家(zhuānjiā)号,完成“占坑洗号”。“抢占的这些热门专家号,很多患者都想要,即使到时间没倒卖出去,犯罪团伙进行退号(tuìhào),挂号费也会原路(yuánlù)返回。”民警介绍。
“二级(èrjí)黄牛”藏身“陪诊”马甲
称“全国名医都能(néng)挂”
先用虚假(xūjiǎ)患者信息占坑挂号,后续再替换成真实患者。这些(zhèxiē)真实患者信息都从何而来呢?警方介绍,在这一过程中,还催生了藏身网络的“二级黄牛(huángniú)”。
一些(yīxiē)(yīxiē)患者表示,他们并没有在医院寻找黄牛,而是通过在网上购买陪诊服务代挂号。按照患者提供(tígōng)的线索,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关键词“陪诊”发现,一些陪诊声称能挂全国多地知名医院的号,在评论中,不少购买服务者都表示通过陪诊成功(chénggōng)挂到了号。
“陪诊”,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陪伴患者完成看病流程的服务,其中就包括了(le)预约挂号、排队缴费、陪同就诊等(děng)环节。警方调查发现,在利益驱动下,一些陪诊甚至(shènzhì)也发展成为了所谓的“二级黄牛”。他们并没有实际参与抢号环节,而是打着“陪诊”的名义(míngyì),获取患者信息。
民警介绍,犯罪团伙一般会有一个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,不会发展很多下线,对应一个大黄牛,即“一级黄牛”,其下会有大量的(de)“二级(èrjí)黄牛”穿梭于全市(quánshì)各大医院。然后,患者通过陪诊的方式找到“二级黄牛”,“二级黄牛”定点找到“一级黄牛”,再通过技术人员进行挂号。
300元专家号卖到(dào)1200元
3个黄牛团伙(tuánhuǒ)涉案金额超200万元
警方(jǐngfāng)经过三个(sāngè)多月的缜密侦查,精准锁定了分别以曹某、倪某、余某为首的三个犯罪团伙。
- 以曹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首先浮出(chū)水面。2023至(zhì)2024年间,“一级黄牛”钟某找到曹某合作,曹某很快研发出一款抢号软件,并在日常作为技术人员负责抢号;钟某作为“一级黄牛”,主要(zhǔyào)负责与“二级黄牛”联系,寻找(xúnzhǎo)急需挂号的患者。
- 以倪某为首的团伙采取“占(zhàn)坑洗号”的方式,先通过网络(wǎngluò)购买的300多个手机号码,利用抢号软件进行抢挂“占号”,再行倒卖。
- 另一以余某为首的团伙也是利用类似的定制软件的手法(shǒufǎ)进行抢号(hào),之后定向销售这些专家号。
在掌握相关证据后(hòu),5月(yuè)15日,南京警方组织警力开展集中收网行动,在河南、安徽、南京等地(dì)一举抓获3个非法入侵医院挂号系统的黄牛抢号团伙。
在警方(jǐngfāng)抓获的(de)三个犯罪团伙中,虽然抢号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尽相同,但三个团伙都是(shì)由上游负责软件开发与维护,中游也就是“一级黄牛”,下游则是大量“二级黄牛”直接面向(miànxiàng)患者销售,形成环环相扣的黑色产业链。
医院专家门诊号(hào)原本是患者的“生命通道”,却被不法分子通过软件批量抢号,导致急需救治的患者无法正常挂号,影响(yǐngxiǎng)医院正常接诊秩序,而这些抢号团伙(tuánhuǒ)却从中牟取大量非法利益。
警方介绍,一个原本300元(yuán)的专家号(hào)(hào),经过这些层级分明、分工(fēngōng)明确的抢号团伙倒手之后,能卖(mài)到1200元甚至更多。南京警方成功端掉的这三个黄牛团伙,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,目前抓获的22名犯罪嫌疑人中,18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4人被治安处罚。
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(zōnghé)《共同关注》
(记者:陈昱(chényù)、梁黎明)
(版权归属(guīshǔ)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在网上挂号(hào)时,你有没有这样的(de)经历?医院放号时,准时点进挂号系统,却发现想挂的专家号已经“秒空”,这些专家号究竟去哪了?
近日,江苏南京警方侦破了一起案件,发现有(yǒu)一些(yīxiē)挂号的患者,不仅身份证是错的,甚至还有名叫“561”“789”的挂号人(rén)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同一(tóngyī)账号一年支付高达几百次
挂号患者名叫(míngjiào)“561”“789”
今年一月,南京秦淮警方接到辖区内医院(yīyuàn)报案称,他们医院网上挂号系统中的专家门诊号源遭到恶意抢(qiǎng)号。警方随即(suíjí)前往医院进行走访调查。
医院工作人员介绍,现在医院实行网上预约,可(kě)以提前15天预约挂号,剩下的号源当天可在现场(xiànchǎng)挂号。而抢手的专家(zhuānjiā)号,基本都在网上被(bèi)约完。民警通过走访了解,这些专家号却几乎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到。

警方调取了医院近一年的(de)(de)热门专家相关挂号记录,包括其中的实际付款人、就诊人等信息,经过梳理和研判,发现了其中的异常。在一年约4万余条的挂号记录中,有些微信(wēixìn)和支付宝(zhīfùbǎo)异常账号,出现近百余次支付记录,甚至(shènzhì)同一个支付宝或微信账号,支付次数高达几百次。有些挂号患者(huànzhě)的身份证都是错的,名字有叫“561”“789”的情况。
抢号软件挂号仅(jǐn)需0.02秒
1分钟可挂3000多号(duōhào)
警方在挂号记录中发现(fāxiàn),有同一个IP地址在短时间内使用不同身份证号高频(gāopín)挂号,并且(bìngqiě)出现多个就诊卡绑定同一支付账户的(de)情况,个别账号的一年支付记录高达5000多条,远超正常患者的就医频次。通过这些异常数据,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名叫曹某的嫌疑人。
警方(jǐngfāng)调查发现,曹某是一名软件工程师,他制作的一款抢号软件,突破了医院挂号系统(xìtǒng)的防线,能够在放号瞬间快速抢号。
民警经过(jīngguò)实测对比发现,正常患者网上挂号,从登录系统到成功付款,流程至少需要1分钟的时间,而犯罪团伙利用(lìyòng)抢号软件(ruǎnjiàn)仅需0.02秒,平均一分钟可以挂3000多个号。当普通患者还没打出第一个字,犯罪团伙已经(yǐjīng)完成了一次挂号。
警方介绍,犯罪团伙主要通过非法接入医院服务器(fúwùqì)接口,以(yǐ)解密发包的形式抢占挂(guà)号(guàhào)资源,简化挂号流程,跳过验证环节,直接向服务器发起挂号请求,所以(suǒyǐ)能很快拿到专家号挂号资格。他们还会把需要挂的专家及患者信息提前导入他们的系统内,当系统开始放号时,通过软件直接抢占专家号。
虚拟号抢专家号再定向倒卖(dǎomài)
随着警方调查的(de)深入,另一个团伙的技术人员倪某也进入警方视线,他所在的团伙采取了另一种抢号(hào)手段。
犯罪团伙在网上(shàng)买了几百个虚拟(xūnǐ)手机号,提前(tíqián)填好虚假患者信息,在医院放号时,使用这些账号通过软件模拟高频点击操作,先占上挂号资源,有真实患者需要挂号时,再进行替换。

相较于使用大量实体手机和号码,犯罪团伙(fànzuìtuánhuǒ)利用虚拟号抢号节省成本,之后再定向倒卖这些专家(zhuānjiā)号,完成“占坑洗号”。“抢占的这些热门专家号,很多患者都想要,即使到时间没倒卖出去,犯罪团伙进行退号(tuìhào),挂号费也会原路(yuánlù)返回。”民警介绍。
“二级(èrjí)黄牛”藏身“陪诊”马甲
称“全国名医都能(néng)挂”
先用虚假(xūjiǎ)患者信息占坑挂号,后续再替换成真实患者。这些(zhèxiē)真实患者信息都从何而来呢?警方介绍,在这一过程中,还催生了藏身网络的“二级黄牛(huángniú)”。
一些(yīxiē)(yīxiē)患者表示,他们并没有在医院寻找黄牛,而是通过在网上购买陪诊服务代挂号。按照患者提供(tígōng)的线索,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关键词“陪诊”发现,一些陪诊声称能挂全国多地知名医院的号,在评论中,不少购买服务者都表示通过陪诊成功(chénggōng)挂到了号。
“陪诊”,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陪伴患者完成看病流程的服务,其中就包括了(le)预约挂号、排队缴费、陪同就诊等(děng)环节。警方调查发现,在利益驱动下,一些陪诊甚至(shènzhì)也发展成为了所谓的“二级黄牛”。他们并没有实际参与抢号环节,而是打着“陪诊”的名义(míngyì),获取患者信息。

民警介绍,犯罪团伙一般会有一个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,不会发展很多下线,对应一个大黄牛,即“一级黄牛”,其下会有大量的(de)“二级(èrjí)黄牛”穿梭于全市(quánshì)各大医院。然后,患者通过陪诊的方式找到“二级黄牛”,“二级黄牛”定点找到“一级黄牛”,再通过技术人员进行挂号。
300元专家号卖到(dào)1200元
3个黄牛团伙(tuánhuǒ)涉案金额超200万元
警方(jǐngfāng)经过三个(sāngè)多月的缜密侦查,精准锁定了分别以曹某、倪某、余某为首的三个犯罪团伙。
- 以曹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首先浮出(chū)水面。2023至(zhì)2024年间,“一级黄牛”钟某找到曹某合作,曹某很快研发出一款抢号软件,并在日常作为技术人员负责抢号;钟某作为“一级黄牛”,主要(zhǔyào)负责与“二级黄牛”联系,寻找(xúnzhǎo)急需挂号的患者。
- 以倪某为首的团伙采取“占(zhàn)坑洗号”的方式,先通过网络(wǎngluò)购买的300多个手机号码,利用抢号软件进行抢挂“占号”,再行倒卖。
- 另一以余某为首的团伙也是利用类似的定制软件的手法(shǒufǎ)进行抢号(hào),之后定向销售这些专家号。
在掌握相关证据后(hòu),5月(yuè)15日,南京警方组织警力开展集中收网行动,在河南、安徽、南京等地(dì)一举抓获3个非法入侵医院挂号系统的黄牛抢号团伙。
在警方(jǐngfāng)抓获的(de)三个犯罪团伙中,虽然抢号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尽相同,但三个团伙都是(shì)由上游负责软件开发与维护,中游也就是“一级黄牛”,下游则是大量“二级黄牛”直接面向(miànxiàng)患者销售,形成环环相扣的黑色产业链。
医院专家门诊号(hào)原本是患者的“生命通道”,却被不法分子通过软件批量抢号,导致急需救治的患者无法正常挂号,影响(yǐngxiǎng)医院正常接诊秩序,而这些抢号团伙(tuánhuǒ)却从中牟取大量非法利益。

警方介绍,一个原本300元(yuán)的专家号(hào)(hào),经过这些层级分明、分工(fēngōng)明确的抢号团伙倒手之后,能卖(mài)到1200元甚至更多。南京警方成功端掉的这三个黄牛团伙,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,目前抓获的22名犯罪嫌疑人中,18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4人被治安处罚。
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(zōnghé)《共同关注》
(记者:陈昱(chényù)、梁黎明)
(版权归属(guīshǔ)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